|
发表于 2018-11-20 15:48:50
|
显示全部楼层
9.幻椅式( Utkatasana)
a.手臂动作在前,腿部动作在后
b.腿部动作在前,手臂动作在后
c.面朝墙
d.背靠墙
a.手臂动作在前,腿部动作在后
(1)山式站立。
(2)手臂上举式。
(3)保持手臂的完全伸展,进入上举祈祷式。手肘容易弯曲,要保持手肘伸直,不要弯曲。
(4)弯曲双膝,臀部向下落,直到大腿平行于地面,脚跟保持踩地。
(5)保持躯干挺直,胸腔上提。
(6)吸气,回到山式。
b.腿部动作在前,手臂动作在后
(1)山式站立,双手叉腰。
(2)呼气,按a中的方式屈双膝、臀部向下。
(3)伸展手臂过头顶,掌心贴合,不要含胸。
(4)保持躯干提起向上。
(5)保持大腿平行于地面;保持手臂完全伸展,伸直向天花板方向。
(6)伸直双腿返回山式。
说明:方法a比方法b容易,但是方法b使肌肉变得更结实。保持稳定和平衡比较困难的人可以练习方法c和d。
c.面朝墙
(1)距离墙6-8英寸(约15-20厘米)站立。
(2)将双手指尖放到与胸同高的墙面上,手形成杯状。肘关节略微弯曲。检查身体没有前倾
向墙。
(3)屈膝,大腿平行于地面。
(4)吸气,伸直双腿,双手指尖离墙。
学习正确屈膝和保持脊柱提升。
d.背靠墙(这个方法适用于小儿**症、局部瘫痪、膝关节虚弱、膝外翻患者。)
(1)离墙1~1.5英尺(约30-45厘米)站立。
(2)背部靠墙,双手指尖抵在身后的墙上。
(3)保持背部靠墙,呼气屈膝,坐骨向下
(4)保持后腰贴墙,同时保持胸腔上提。
(5)身体不要离开墙,上举手臂过头顶,然后双手贴合。
(6)吸气,伸直双腿,回到山式。
学习在保持脊柱伸展并上提的情况下,恰当地弯曲膝关节和关节。
说明:在幻椅式中屈膝时,坐骨垂直向下,不要推向后。同时胸腔不要前倾。尽量保持躯干两侧的长度,就像山式中那样。
幻椅式增强背部肌肉和腹部器官,锻练胸部的肌肉并伸展臀部肌肉。横膈膜在幻椅式中被提起,使心脏得到温和的按摩。小腿骨,也就是承重的骨骼得到加强。我们学会弯曲大腿关节(髋关节)、踝关节和膝关节。脊柱周围的肌肉得到加强。
此外,这些体式还能产生一些其他的特殊“功效”。这些有待我们在以后的练习中
去观察,这种“观察”和其他技巧一样,需要学习和培养,但这并不要求我们在体式炼
习中有任何特别的天赋,因此任何人都可以习得。一旦体式做得正确和精准,它们就开
始对身体和头脑产生作用。
体式练习带来的敏锐觉知力和观察力,使瑜伽练习者的身体稳定、觉知清晰、整个
人得到充实。
在以上所有站立体式中,身体中心方向要保持在双脚上,脊柱要保持竖直。
通常我们站立时,双脚脚跟容易合拢而脚尖容易分开,大腿转向外而小腿肌肉收向
内。我们必须要学会将大腿前侧肌肉转向内,小腿肌肉转向外。山式中,双脚在地板上
彼此平行。注意要将身体重量均衡地分配于双脚,并且还要均匀分布于脚的不同部分,
也就是脚跟内侧和脚跟外侧和整个脚跟的外侧边缘。提起足弓,脚踝骨彼此均等放置,
带动小腿胫骨向内,两侧小腿胫骨彼此对齐。小腿胫骨伸直和大腿骨对齐在一条线上,
支撑腿骨的肌肉“群”被调配在正确的位置上。这能使它们毫不费力地支撑起整个身体
框架。正确的双腿位置会给整个骨盆区域带来巨大的支撑和自由,减少各种没有察觉到
的倾斜。
即使手臂和腿在不同的体式中动作各异,仍要保持躯干两侧等长。我们要学会协同
手臂和腿的动作。手臂的动作不要扰乱基本体式的正直的核心。日常走路时,我们没有
觉知到手指、脚趾,但在练习中,我们开始对四肢末端产生觉知。这一组体式快速连接
完成时,不需要做热身练习,因为练习中会自然产生热身的效果。
要在简单的体式中,学习内在的对位,练习者需要运用智性。手臂伸展向上时,胃
部不应向前,不要让腰椎过度凹陷向内。这些体式中所有的手臂运动帮助打开肩关节、
肘关节、手腕、手指和指关节。山式的正位中,头脑参与查看四肢和躯干,头脑逐渐转
向内在核心。
正常、健康且没有任何并发症的孕妇,可以练习这组体式中除树式和幻椅式之外的
其他体式。
从这组体式中,我们学习了腿部转动和腿部弯曲时如何保持身体的对位,还学习了
在腿部移动和运动时如何对应地调整身体。
|
|